企业新闻

AI深度赋能青海公路建设:技术协同引领智慧交通新范式

2025/4/17 10:11:52

  2025年4月15日,由青海省公路学会、青海省公路局联合主办的“智能筑路:AI在公路建设领域的应用与未来展望”学术交流会在西宁圆满落幕。会议聚焦青海本地公路建设需求,汇聚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探讨AI技术在高原复杂环境下的落地路径,为区域智慧交通发展提供切实解决方案。

图片2.png


  技术攻坚:高原场景下的AI创新实践

  长安大学何锐教授重点解析了AI在青海高海拔公路运维中的突破。其团队研发的智能决策平台通过融合物联网与AI算法,实时监测冻土路基变形,在共玉高速应用中使养护成本降低15%,病害响应效率提升35%。重庆交通大学曾韬睿副教授针对青海地质特点,展示了AI边坡预警系统的优化成果。该系统在扎碾公路应用中,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将滑坡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4%,为高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标杆。

图片3.png

  场景落地:本土化应用驱动效率跃升

  本土企业案例成为焦点。重庆大宽科技技术总监张煜昆以青海京藏高速扩建项目为例,详解AI压实度检测仪与无人摊铺设备的协同作业模式,使路基施工均匀度提升22%,工期缩短10%。武汉天际航科技副总经理梅迪则分享了“空间智能+BIM”技术在青海扁门高速的应用,通过AI实时校正施工偏差,减少返工率达30%,梅迪强调:“AI的核心价值在于适配高原特殊需求,实现技术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微信截图_20250417101727.png

  生态共建:区域协同破解数据壁垒

   会议特设的AI技术展区呈现青海本土创新成果。青海交控科技研发的AR巡检眼镜可识别0.1毫米级路面裂缝,并自动生成养护方案,已在G0612西和高速试点;智能安全箱通过行为分析算法,在青海第三极公路项目中将人为事故率降低45%。青海省公路学会秘书长房建宏指出,当前亟需建立省级公路数据共享平台,打通设计、施工、运维环节的数据孤岛,推动AI技术标准化应用。

 此次会议标志着青海智慧交通建设从“技术试点”转向“全域赋能”的新阶段。随着AI与高原公路场景的深度融合,青海正探索一条以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的智能化路径,为西部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青海样板”。


                                                                                                                                      青海区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