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四川区域负责人唐杰为大家分享了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工地真正体现了安全生产,真正体现了科学管理。
但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由于劳力密集、管理粗放等特点,效率较低,在劳务、安全、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怎样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杜绝各类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行为,提高施工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大型国企都在尝试推进智慧工地,通过智慧工地平台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智慧工地包括BIM制图、视频监控、人员实名制系统、劳务门禁、环境监测、质量安全、物资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定位、塔吊监控、集成定制开发服务等软硬件,逐步改变传统现场人力管理困难、信息更新不及时、安全无保障、环境污染等问题,及时了解现场项目人员的动态信息,掌握现场工程进度。平台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统一集成,实现了数据共享,无需重复输入,实现了统一管理,通过对各子系统数据的提取和分析,体现了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进度,为下一步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由几个大屏显示的模块组成,可以实现对工地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智慧工地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化管理,实现智慧工地的统一部署、统一维护、统一运行监控和统一集成展示;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设备联动、管理协调和数据共享;根据需要,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配置所需的应用和设备。智慧工地围绕人员管理(Staff Management)、安全生产(Safety Production)、监管(Supervision)和服务(Service)四个方面,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收集,实现了对工地的全方位智能化监管,创新搭建起具有生态城特色的智慧工地4S管理平台。借助实时数据,平台一方面可实现施工现场监管的扁平化、快速化,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另一方面,借助智慧化手段,能实现24小时全方面监管,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现场的干扰。工程建设行业继续拓展智慧工地应用场景,有利于推动提升工地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让施工现场更文明、建筑品质更可控、行业管理更高效。未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以安全为切入点,软硬件结合,实现工程建设的全方位管理,实现安全、质量、进度、成本、人员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数据分析、人员、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优势。
随后项目经理张总对各科室分管领导要求所有管理人员认真消化理解智慧工地建设内容,积极反馈意见或建议,尽快落实施行。
会议最后,项目经理张总在会上对大宽公司唐杰所带来的智慧工地分享课件工作予以了肯定,并强调在2023年的安全环保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一是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智慧工地信息化对现在的施工环境和劳务人员管理带来的巨大帮助。二是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推进安全信息化工作落实落地,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红黑榜”考核工作力度,着力打造省级“平安工地”示范项目。四是加强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项目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复工复产做好安全生产规划和策划,抓好复工复产人员、设备设施、材料、分包单位准入把关,全面开展复工复产隐患排查与治理,确保安全生产条件符合生产安全要求。总结未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以安全为切入点,软硬件结合,实现工程建设的全方位管理,实现安全、质量、进度、成本、人员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数据分析、人员、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优势。”
市场运营中心供稿